不难预期,只要国外不添乱,今年应当又是一个光伏装机大年。
从基本面上看,当前供需双弱,且西南地区丰水期将至叠加电极等原材料价格回落,成本支撑松动。4月铝合金产量约为117.6万吨,折合对工业硅的需求为7.06万吨,占比为23%。
光大期货有色研究总监展大鹏表示,贸易商作为其中最大活跃方多提供低报价,但贸易商手中存货有限。随着硅价跌破当地14180.5元/吨的成本线,月内开工率也不断走低,4月底5月初减产停炉的硅企增加,预计当前86.36%的高位开工率将出现小幅下滑,但疆内硅企以长单居多,后续开工率仍将保持稳定。内蒙古地区依托自身多晶硅产业优势,吸引了一批优质硅企在当地建设工厂,从今年的投产情况来看,已经一举超过四川地区成为第三大主产区。分析人士认为,供给过剩、需求较弱是导致工业硅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。再考虑到丰水期将至,水电价格存下滑预期,需警惕成本支撑坍塌。
近来多晶硅的价格大幅走低,主要原因为库存高企和下游硅片价格下跌。从成本来看,当前工业硅生产原材料价格持续走低。短期很难预料《IRA》扶持美国本土光伏制造业的前景,这也是美国商务部要暂停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征税的原因之一。
在接下来的几个月、几年里,还会有更多的、大规模的新增光伏制造产能的公告发布。例如2022年9月签发的关于加强审查在美外国投资的总统行政令中,明确将先进清洁能源和气候适应技术列为影响国家安全的技术领域。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、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认为,中美能源转型的目标是一致的,《IRA》将加速能源转型,对全球的光伏产业来说是利好的消息。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对《财经十一人》说,在新的形势下,走出去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因此,来自这四个国家的光伏产品也应征收高关税。《IRA》发布后,美国的新建光伏组件规模虽然已接近50GW。
中国在这些环节里的产能和全球市占率都在70%以上。2019年和2020年中美光伏贸易量有所反弹。豁免政策到期后,来自中国光伏组件产品进入美国的大门将被关上。在空前补贴力度的刺激下,大量新建光伏产能的计划出台。
在晶硅光伏领域,中国各个环节的产能都占全球70%以上,技术和成本一骑绝尘;薄膜光伏产品则是美国主导。晶硅光伏产品以多晶级硅料为基础,先加工成硅锭,然后切割成硅片,接着再制成电池,最终被组装成太阳能发电的组件。除了《IRA》的补贴政策,美国还大力扶持新的光伏技术,以摆脱中国居领先地位的晶硅光伏产品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我们将成为太阳能和储能产品的出口大国。
然而,贸易壁垒只是压制了美国国内的光伏装机需求,并未提振制造业。但是,美国的光伏组件三分之二以上依赖进口,中国光伏产品则接近三分之二出口到全球;美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成本全球最高,中国光伏组件制造成本全球最低。
不过,在当前的国际光伏产业格局下,美国发展晶硅光伏产品,离不开全球光伏产业的支撑。北美和欧洲国家尽管也有一定的组件制造能力,但几乎完全要依赖从中国和东南亚进口太阳能电池。
辛嘉楠认为,虽然共和党推出的这一法案几无可能在参议院获批,但可能会使行业质疑《IRA》补贴政策的稳定性,影响投资积极性。美国对本土光伏产品的补贴包涵这两类产品,薄膜产品的补贴力度比晶硅更大。IEA报告称,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,从多晶硅到组件,对光伏的需求都超过了本土的制造能力。此外,中国还是玻璃、EVA、背板和接线盒在内的零部件的主要制造商。《IRA》在美国国内仍面临挑战。美国政府出台了《通胀削减法案2022》(Inflation Reduction Act of 2022,下称《IRA》)等一系列政策,试图重振本土制造业,其中,太阳能相关的制造业是政策支持重点。
有研究人士对前景表示乐观。美国有些智库认为在光伏的现行技术路线下,美国很难超越中国。
隆基正在做调研和评估,寻找海外市场更多的机会。美国用于太阳能特种玻璃的资源也有限,只有三家玻璃制造商。
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(SEIA)的统计数据显示,从《IRA》发布到2023年3月30日,美国宣布新建的光伏组件产能达到47GW,接近2022年美国组件产量(25GW)的两倍。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测算,《IRA》对美国太阳能全产业链的补贴理论上可达到17美分/瓦,基本接近于中国目前的生产成本。
首次实施的ITC补贴政策有效期为十年。美国未来能否摆脱甚至超越中国光伏产品?莫争春认为,这要看中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能否持续提高。从光伏产业链的实际情况来看,美国短期内难以完全将中国排除在外。中国企业投资海外,除了关注本行业动态以外,还应加倍关注地缘政治动态。
隆基绿能宣布与Invenergy合作,将在俄亥俄州建设5GW的组件工厂。而占全球光伏产品95%以上的晶硅光伏产品,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非常高。
近期新规划的光伏制造厂,距离其达到商业生产需要6-24个月的时间。但SEIA发布的白皮书称,美国没有完全放弃全球光伏市场和供应链,只是要减少在太阳能制造设备和原材料方面对中国的依赖。
据PV Tech追踪,在《IRA》通过后的三个多月,美国新增了22GW的光伏组件和电池制造计划。开发和改进美国的光伏电池制造技术,特别是碲化镉(CdTe)和钙钛矿电池技术。
《IRA》对制造端的补贴,大致可把美国光伏组件成本降低1/4。拜登上任后,在维持贸易壁垒的同时,开始以更大的力度补贴光伏产业。如果要剔除中国供应链,那么目前只有3到4家美国企业可以做到关键零部件不依赖中国。《IRA》计划在10年内发放7370亿美元补贴,其中3690亿美元用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提升能源安全,包括对太阳能产业各环节的补贴和税收优惠。
在光伏电站端,《IRA》将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(ITC)延长了10年。光伏总装机量预计将从2021年的123GW,增加到2032年的560GW左右,强劲推动美国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。
可以肯定的是,美国本土光伏产能短期内无法满足美国对光伏产品的强劲需求。《IRA》发布半年多以来,宣布在美国新建光伏产能的企业大多选择了晶硅路线,其中也包括中国的光伏企业
经过多年规模化发展,持续处于上升通道的常州光伏产业强势扩张,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。光伏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硅料、硅片,中游的电池片、电池组件及下游的应用系统等。
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评论列表